分享近日接受基督教今日報的專訪,發表對啟示錄的當代重要性。
你讀過《啟示錄》嗎? 《啟示錄》似乎是古今中外許多基督徒又愛又怕的書卷。有國外牧者表示,啟示錄常常被斷章取義地解釋,無論是基於對當前的擔憂,或是對末日的恐懼猜測。 已故的當代英國釋經權威與護教牧師大衛鮑森也曾說,啟示錄是一卷很奇特的書,它把基督徒分成兩種:一種是「不敢讀」,一種是「太沈迷」。 中壢浸信會退休牧師戴文峻表示,全世界正在經歷幾百年來最嚴重的酷熱,極端氣候、新冠疫情、全球性的地震、東西方兩大陣營的軍事與經濟對立等挑戰,這也正是,處於末世的基督徒該沉靜下來,認真研讀《啟示錄》的時刻了!
啟示錄是一本重要的書卷 上帝對《啟示錄》這卷書有什麼看法呢?其實,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,清清楚楚地寫在字句裡。聖經66卷書裡只有這卷書一開頭就說,「讀這卷書的人有福了」;最後還說,破壞這卷書的人要受咒詛。
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,都是有福的,因為日期近了。—啟示錄1:3 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,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甚麼,上帝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; 這書上的預言,若有人刪去甚麼,上帝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。—啟示錄22:18-19
如果《啟示錄》這麼重要,那它很難懂嗎?大衛鮑森強調,《啟示錄》其實是一卷佷簡單的書,因為它是為普通人寫的。 這卷書原是使徒約翰寫給他那個時代的七個教會,這些教會就分布在今天的土耳其西方,收信人都是很普通的平凡老百姓,沒有受過高等教育,不是地位尊貴的人,其中很多甚至是奴隸,這卷書(這封信)既是為他們寫的,自然就是用他們看得懂的方式撰寫的。 「整本《啟示錄》其實只講三個時期和三件事」戴文峻說道,他在時兆研究社透過嚴謹的文本互渉(intertextuality)來教導釋經,找出五大對稱與七大循環的寫作架構,讓《啟示錄》不再只限於神學研究者才能看得懂的書卷。 「而且,我們現在看到的《啟示錄》,當時是使徒約翰寫了交給七個教會去傳閱的書信」,戴文峻補充道,「那時候公共教堂還沒有出現,所謂的教會,其實是在某些基督徒的家中聚會而已…。只要能夠更多了解七個教會的歷史背景,一般基督徒還是能夠解開《啟示錄》奧秘的真理,領受聖靈要給予我們末世教會的信息。

(圖 / Shutterstock)
退休後創辦時兆研究社的戴文峻牧師分析,《啟示錄》裡寫給七教會的信,每一段信息大致上皆依循著一個一致的結構,包括七個部分: 1.首先指出對象是誰 七封信所用的都是一個共同的模式,如「你要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,說……」 2.提及說話的人是誰 在每一封信裏,說話者證明自己時,都會重複約翰所見關乎基督的異象及祂自我介紹(啟1:12-20)的一部分,如「那右手拿著七星、在七個金燈臺中間行走的,說……」(啟2:1,參閱啟1:13、16)。 3.約翰指出說話者所知道的事 祂深知眾教會的工作,在外表的行為以外,他們是否真正對祂忠心。 4.說話者審核後的宣判 說話者(人子/聖靈)描述了眾教會的現況後,便按他們的情況來宣判,祂所用的字眼如「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」(啟2:4)或「你……其實是死的」(啟3:1)。
戴文峻為了幫助學員理解,在解經時把七教會大分成三組: 回到經文裡來看,首尾兩間教會(以弗所、老底嘉)都受到較重的警告,如以弗所教會被警告會把它的燈台挪去,老底嘉教會被警告要被基督從口中吐出來。跟著第二和尾二兩間教會都是很好的教會,沒有被責備;中間的三間教會則有值得肯定的地方,但是也有受責備之處。 也就是說,使徒約翰寫給七教會的信中, 一組是只有責備、沒有稱讚:針對撒狄和老底嘉教會;另一組是只有稱讚、沒有責備,是針對士每拿和非拉鐵非教會。第三組是剩餘的三處教會(以弗所、別迦摩、推雅推喇)則是既有肯定嘉許、也有警戒責備。
5.耶穌頒布命令 耶穌為了改正和提醒各教會,便頒下一個透徹的命令。這些命令進一步暴露教會自欺的實際本質。 例如:「所以,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,並要悔改,行起初所行的事。」(啟2:5對以弗所教會)、「所以,你當悔改;若不悔改,我就快臨到你那裡,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。」(啟2:16別迦摩教會)、「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、怎樣聽見的,又要遵守,並要悔改。若不警醒,我必臨到你那裡,如同賊一樣。我幾時臨到,你也決不能知道。」(啟3:3撒狄教會) 6.給每個教會的內容都有一句概括性的勸勉 7.最後,皆包含一個獎勵得勝者的應許。
《啟示錄》七教會的挑戰與當代教會的呼應 使徒約翰在《啟示錄》中寫給七個教會的內容,不僅僅是針對歷史上曾經存在的七個教會,它們也代表了歷世歷代教會所面臨的挑戰和屬靈狀況。戴文峻強調,透過研究這七個教會,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現今教會的處境,並從中汲取寶貴的教訓。 以弗所教會:教會失去了起初的愛心,雖然熱心事工,卻缺乏對神的真愛。這反映了當今一些教會過於注重事工和外在表現,卻忽略了愛神愛人才是一切的根本。 士每拿教會:士每拿教會面臨著來自猶太社群的逼迫,以及物質上的貧困。這提醒我們,在任何時代,基督徒都可能遭受苦難和逼迫,但我們要效法士每拿教會的忠心,在困境中堅守信仰。 別迦摩教會:別迦摩教會身處「撒旦座位」之地,週圍充斥著偶像崇拜和妥協信仰的壓力。他們既面臨來自羅馬帝國的政治迫害,也有被異教信仰融合同化的誘惑。這提醒我們,要警惕世俗文化對信仰的侵蝕,以及政治勢力對教會的干預。 推雅推喇教會:推雅推喇教會也面臨著在信仰上妥協的壓力,一些信徒接受異端邪說,甚至參與不道德行為和偶像崇拜。這提醒我們,要警惕那些試圖將信仰世俗化,並為罪惡行為辯護的錯誤教導。 撒狄教會:撒狄教會有名無實,靈性沉睡。他們雖然擁有良好的名聲,但內心卻是死的。這提醒我們,要警惕自滿和靈性上的懶惰,要常常反省自己的信仰,追求靈命的更新和成長。 非拉鐵非教會:非拉鐵非教會是一個忠心愛主的教會,他們持守純正的信仰,即使在困境中也堅定不移。這鼓勵我們,要效法非拉鐵非教會的信心和愛心,在任何環境中都忠於基督。 老底嘉教會:老底嘉教會雖然富裕,態度卻是不冷不熱,自以為滿足,而沒有意識到自己靈裡的貧乏。這反映了當今一些教會過於追求物質享受和世俗成功,導致靈性上的麻木和冷漠。

(圖 / Shutterstock)
七教會信息只對初代教會有意義嗎? 「當然不是」,戴文峻說。 《啟示錄》是一本跨越世代以及具有嚴謹結構的書卷,它的文本不僅跨越了許多的「當代」而貫穿「現代」,同時也為「當代」到「主再臨」這段期間,提供指標性的權威方向。 他認為,教會需要積極察驗時代趨勢的發展,並透過嚴謹的釋經與禱告,讓聖靈來帶領教會,邁向人類的最後時刻,迎接基督的榮耀再臨。 國外有牧者透過探討《啟示錄》中提到的七個教會,將其與現代教會面臨的困境連結起來,希望能幫助當代基督徒理解《啟示錄》直到今日仍具有這時代需要的提醒。 渴望聆聽神的聲音嗎? 神仍在向你我說話。開始研讀《啟示錄》吧!
# 時兆致力時代趨勢應驗聖經末世預言的研究
# 2025年規畫各地區進行趨勢講座 # 2024.12.6線上課程《解開三個時期的奧祕—人子、當代、未來 ( 逐章逐節釋義啟示錄 )》
報名中請進入
|